修改密码 续 借
登 录
卡号/身份证号 密码/借书密码 验证码
浣纱路新馆建设轶事(下)

时间:2015-03-03 来源:《燃情岁月——杭州图书馆50周年(1958-2008)纪念》 作者:李建鑫口述 颜晓军执笔 点击率:2117

李建鑫到景德镇烧制的著名画家孔仲起的“钱江涌潮”

自行设计加工制作阅览桌椅

当新馆基建开始后,内部如何装修布置,特别是各个厅室、书架、杂志架、阅览桌椅如何合理配置,各个办公室如何布局,桌椅柜子如何量身制作,都是放在大家面前的一个个问题。馆领导决定以老李为主,集体合作,一个个自行解决。当时根本没有像现在这么多的装修公司和专业设计人员,一切都要靠自己。老李自己绘制草图,根据木材的材质、结构、功能要求,参照当时国内外图书馆比较流行的桌椅柜架样式,再根据各个厅室的布局和读者的阅读习惯,对不同的厅室设计出不同款式的书架、杂志架和读者的阅览桌椅。在当时,家具的制作一切都得自己来,制作桌椅柜子用的木材还需到木材公司去批指标,批下来的木材进行再加工,然后请人制作实样,再联系加工单位或制作技工,一一进行监制,晚上加班加点则是常事,有时干到半夜两三点钟。经过大家的努力,终于制作完成了与新馆各个厅室配套的书架、杂志架和阅览桌椅、柜子。例如古籍阅览室,桌子柜子是仿明式家具制作的,椅子用藤椅,看上去古色古香,和当时的古籍阅览室环境较为相配。而在其他厅室的桌椅、柜子则各具特色,在当时看来都还是挺现代时尚的,时间过去二十多年了,那时制作的大部分设备还在使用。还有,当时虽然经费紧张、条件简陋,但新图书馆使用的材料尽量用最好的、最先进的,例如,图书馆业务楼整个大楼用的玻璃都是从比利时进口的防紫外线茶色玻璃,当时就需64元/平方。

第一辆流动图书车

浣纱路新馆开馆后,馆领导决定改变传统的服务理念,从等读者上门,尝试主动走出馆门,面向社会基层,深入农村、工矿企业、学校、部队、监狱,为工农商学兵展开全面的文化服务。先是由外借部、团支部组织不定期地送书上门服务。当时馆里只有一辆客货两用车,为解燃眉之急,只好临时用它充当流动图书车。由于图书流通工作卓有成效,1989年末由文化部特批给杭州图书馆一辆流动图书车。1990年1月,杭州图书馆正式成立流动图书馆,广泛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特别是送书到监狱,是图书馆流动服务的一个侧重点,服刑在押犯人的精神需求特别大,对书籍杂志非常渴求,管教干部为了做好犯日常思想工作,也急需相关的图书杂志来充实,于是杭州图书馆的流动图书车一次次地开进杭州各监狱和劳教所。老李和图书馆其他工作人员除了送书上门外,还配合管教干部针对不同特点、不同类型的犯人开展帮教工作,以书育人,举办不同类型的读者活动和主题演讲,和犯人谈体会,谈心得,想过去,谈未来,帮助犯人改过自新。


2005年,老李退休了,面对钱塘江畔矗立的杭州图书馆新馆,老李感慨地说:“2008年逢改革开放30周年,杭州市政府投巨资建设杭州图书馆新馆,体现了政府对文化事业、图书馆事业的重视,如果说我们那时是白手起家建新馆,是一个起点,那现在新落成的杭州图书馆新馆则是图书馆事业成长过程中一个新的转折点,衷心祝愿杭州图书馆为杭州市两个文明的建设、构筑和谐的人居环境作出更大的社会贡献!”

 

相关专题文章

杭图官方微信 扫一扫关注
杭图新浪微博 扫一扫关注
杭图抖音号 扫一扫关注
咨询投诉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