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密码 续 借
登 录
卡号/身份证号 密码/借书密码 验证码
那些应当被记住的名字——记杭州图书馆文革结束后的10年(上)

时间:2015-03-04 来源:《燃情岁月——杭州图书馆50周年(1958-2008)纪念》 作者:钱美玉 口述 王恺华 执笔 点击率:2217

本文口述者 钱美玉

    我是1981年到杭州图书馆的,当时48周岁。赴任前,文化局领导给我下了三个任务:做好新馆的建设、接好馆长的班、抓好图书馆的业务。

整顿馆风与工资调整

当时的图书馆并不太平,一方面文革余毒仍在,派系斗争还是很激烈,另一方面则是当年实行的工资大上调。说说是上调,但都有比例限制,每个单位里只有40%的名额,也就是说大部分员工都是享受不到涨工资的待遇。这一旧一新的两个矛盾纠结在一起,造成的结果就是图书馆内人心不齐、思想涣散。特别是工资上调这个事情,图书馆当时在编的不过17人吧,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所谓的贡献啊、觉悟啊、能力啊都是很难比较的,比来比去反而打击工作积极性,破坏内部团结。为这事,老会计胡裕顺气得发了心脏病,他以前可是没有心脏病的呀。


    我到了以后,原来的馆长马昌科担任支部书记,但一个月后,他就调去了局里,这下我真的是馆长书记一肩挑了。在全馆大会上,我说了三句话,第一句:“我是外行,你们是内行,图书馆要靠你们”;第二句:“文革的一切全部勾销,今后工作只看实绩,一视同仁,没有成见”;第三句:“工资调整并不是对个人贡献的最终评定,但大家首先应该有个高姿态。在这次工资调整中,我肯定不加工资。”


    这三句话还是起到一定作用的,慢慢的,派系斗争平息下来了,队伍内部的思想扶正了,歪风邪气,特别是打小报告之类的事被压下去了。其实,图书馆的老同志们都是非常好的人,勤劳、肯干、爱馆如家,思想做通后,图书馆工作也就开展得越来越顺利了。

三人党支部与第一批党员

整体局面稳住以后,我就开始着手支部建设了。当时,少儿馆还没有分出去,馆内的党员只有书记马昌科、副书记华钦、采编部的朱芳、周文强还有我。但马昌科很快就离开了,华钦又身体不好,常年病假,所以,图书馆支部是名副其实的三人党支部。那时候,思想政治工作、党建工作对于一个单位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做得好,对工作会有特别大的推动。经过支部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党建应立足本单位的发展,把支部、团委、工会联合到一起,尤其要注重培养和吸收新党员,使支部形成核心力量,起到堡垒作用。


    就是抱着这样一个宗旨,图书馆的党员队伍慢慢地壮大起来。我记得很清楚,第一批发展的党员包括:陈明、魏凤其、杨志新;第二批党员包括:沈志根、戴蓓;第三批党员包括:方文浩、胡裕顺、邹今晖。支部差不多每年发展的党员都控制在两到三个左右,很平缓也很稳定。1982年少儿馆独立出去,跟着过去的杨志新成为那里唯一的党员,虽然之后局里又派去了武振先做副书记,但两个人不能成立支部。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少儿馆与杭图是联合支部的,我任支部书记。


    1984年,陈明接任馆长一职,也就是当年起,图书馆实行馆长负责制。按照当时的规定,50周岁就是退休年龄,但局里和我商量,希望让陈明主要抓业务,我则继续当书记,并负责行政和新馆基建这一块。作为老同志,送新同志一程是应该的,我就留了下来。
 

相关专题文章

杭图官方微信 扫一扫关注
杭图新浪微博 扫一扫关注
杭图抖音号 扫一扫关注
咨询投诉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