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密码 续 借
登 录
卡号/身份证号 密码/借书密码 验证码
印度佛教的中国化

时间:2015-10-21 来源:杭州图书馆 作者:佛学分馆 点击率:408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它既是佛教史上一件大事,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件大事。佛教在中国大地上的广泛传播、流行并最终中国化,对于中国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反过来对佛教的义理和组织形式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0月17日,佛学分馆有一场关于印度佛教中国化的讲座,主讲人是浙江大学张家成老师。

“佛教产生自印度,为何今天的印度却没有了佛教?”“佛教是中国的国学吗?”讲座一开始,张老师首先抛出两个大家关心且感到疑惑的问题,然后在娓娓道来佛教历史的过程中进行了精彩的解答。读者完全被吸引到张老师的讲述中,频频点头,豁然开朗。

张老师认为佛教在印度消亡的主要原因不是通常所认为的外部力量的影响,即伊斯兰教入侵。除此之外,更重要的应该是内因,即:印度佛教的密教化;僧人重义理学术而疏于向民间的普及及佛教理论学说与印度教的对立。

关于“佛教是否是中国的国学”,张老师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的相关内容:

“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中国唐代玄奘西行取经,历尽磨难,体现的是中国人学习域外文化的坚韧精神。根据他的故事演绎的神话小说《西游记》,我想大家都知道。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发展了佛教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佛教理论,而且使佛教从中国传播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

以深厚的积淀和生动的语言,张家成老师对佛教中国化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阐释。听完讲座,大家应该对对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内涵;佛教在伦理道德、制度和生活层面及信仰习俗方面的中国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佛学分馆每次讲座都会保存音频并上传qq群,感兴趣的读者可申请加入“佛学分馆读者交流群3 :251793481”,下载收听讲座音频。

 

相关专题文章

杭图官方微信 扫一扫关注
杭图新浪微博 扫一扫关注
杭图抖音号 扫一扫关注
咨询投诉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