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1-11 来源:杭州图书馆 作者:佛学分馆 点击率:1416
和煦的阳光透过枝叶繁茂的香樟树,洒向地面,丝丝光线带着秋日清晨特有的质感清晰可辨。久违的秋日暖阳终于又回归杭城,日光,蓝天,白云,让整个城市都明亮起来。
11月3日,周四,杭州图书馆佛学分馆组织读者走读净慈寺,恰巧遇上了如此美好的日子。当然,更美好的是,徜徉在佛国世界,感受心灵的宁静。
本次活动我们邀请到了净慈寺的定妙法师带领读者游览寺院殿堂,为读者讲述佛教文化,示范敬佛礼仪。定妙法师对净慈寺每一座殿堂,每一处历史古迹甚至每一颗古树都了如指掌,娓娓道来她们的历史文化故事,让大家受益匪浅。法师还为读者们示范了如何正确拜佛,点香,插香,绕佛等佛教礼仪,让大家感受由一丝不苟地仪式化动作所带来的心灵的宁静。法师教得仔细,学生学得认真,整个走读过程气氛融洽,欢喜满满。
净慈禅寺由五代吴越国钱弘俶建于后周显德元年,初名慧日永明院,宋绍兴年间始改今名,南宋时位列禅院“五山十刹”前三甲。千年以来,净慈禅寺龙象辈出,开山祖师道潜禅师是法眼宗高僧。首任主持永明延寿禅师乃净土宗六代祖师,其所著《宗镜录》为世人所推崇。历代高僧中民间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便是道济禅师,即济颠活佛,至今在东南亚各国济公信仰者众多。
在净慈寺雨花厅,喝上一杯暖暖红茶,听定妙法师讲述寺院的历史,暖胃暖心。定妙师父说,净慈寺内名胜古迹众多,除了西湖十景之一的“南屏晚钟”,济公运木传说的运木古井以及供奉永明延寿大师舍利的永明塔院等著名景观之外,各殿堂的石柱楹联亦是民国时期由当时的著名书法家、社会及佛教界名流所撰写,且原样保存下来。
稍作介绍,定妙法师便带领我们正式开始走读净慈寺。永明塔院、金刚殿、大雄宝殿、观音宝殿、演法堂、净慈寺美术馆、五观堂、钟楼、济公殿,每一站,定妙法师都给大家做了详细的讲解。在阳光下走走听听,相信每位读者都有着别样的感受。
济公殿是本次走读活动的最末一站,定妙法师告诉大家,济公殿的一砖一瓦一草一石都由净慈寺方丈戒清法师亲自设计定位,整体风格为传统木结构建筑,并巧妙运用民国时重修济公殿的十五根楹联石柱(原为十六根,遗失一根),重现昔日济公殿的辉煌胜迹。济公殿外还有运木古井遗迹。
在济公殿,定妙法师再次给大家温习拜佛规范动作,并带领大家绕殿三匝,最后回向。至此,活动圆满结束,大家欢喜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