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密码 续 借
登 录
卡号/身份证号 密码/借书密码 验证码
走上香古道 访天竺佛寺

时间:2017-03-13 来源:杭州图书馆 作者:佛学分馆 点击率:703

3月7日,阳光和煦,春风拂面,万物生机盎然。佛学分馆品读东南佛国系列活动在这明媚的春光中开启今年第一场:走上香古道 访天竺佛寺。从佛学分馆出发,沿着天竺路(上香古道),参访古道边的佛寺:中天竺法净禅寺和三天竺法镜讲寺。

本次走访活动由原杭州师范大学教授黄公元老师带队。黄公元老师对杭州佛教研究颇深,著有《高僧与西湖》、《杭州莲韵》、《钱江梵影》等相关著作,说起杭州的佛教文化真是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下午2点,参访小分队在黄公元老师的带领下,准时从佛学分馆出发。走在天竺路上,黄老师告诉大家:“不要小看这条天竺路哦,无论是像白居易、苏东坡这样的文人学士还是历代的帝王将相,都曾在这条路上流连忘返呢。”一边走,黄老师一边给大家讲解天竺佛寺的历史,走过横跨流虹溪的流虹桥,穿过一片盛开的玉兰花,便到了第一站:中天竺法净寺。

中天竺法净禅寺为中印度高僧宝掌禅师创建于隋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几经毁建,现在的殿堂多为八十年代重建。一进中天竺的大门,黄老师便告诉我们:“中天竺的天王殿很有特色,它供奉的不是大肚弥勒菩萨像和韦陀菩萨像,而是天冠弥勒菩萨像和摩利支天像。”果然,正对着我们的不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的大肚弥勒菩萨,而是头戴天冠的古印度弥勒佛形象。原来,大肚弥勒菩萨的原型是五代的布袋和尚,大约在五代以后,江浙一带的寺院中开始出现笑口弥勒的塑像。飞来峰最为著名的大肚弥勒菩萨像就是以布袋和尚为原型的。在大肚弥勒出现之前,弥勒菩萨的造像一般都是天冠弥勒像。过天王殿,一行人拾级而上,在圆通殿礼拜了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到大雄宝殿礼敬佛祖释迦牟尼。听着黄老师讲解寺院的历史和佛祖菩萨们的故事,内心安宁而喜悦。

回到上香古道继续往前走,我们来到三天竺法镜寺。法镜寺是三个天竺寺院中建寺时间最早的一个,与灵隐的建寺时间相同。现在法镜寺是尼众道场,在寺修行的都是女尼师父。参访三天竺法镜寺,佛学分馆在黄公元老师的引荐下,邀请的是寺院知客师慧闻法师。慧闻法师微笑着带领大家从天王殿到药师坛场到地藏殿,教大家如何敬佛、礼佛、拜佛。慧闻法师的笑容感染了在场的每个人,大家都觉得:只有心地纯洁如孩童的人才能展现出如此无邪的笑容。从法镜寺后门出来,便是最近杭城非常火爆的三生石景点,慧闻法师为大家讲述了三生石的故事,还邀请大家品尝了三天竺自采自制的香林茶。在龙井茶出名之前,上天竺白云峰产的白云茶和三天竺香林洞产的香林茶可一直都是贡品哦。

走古道,访佛寺,徜徉于梵宇僧楼之间,不得不感叹:杭州不愧为东南佛国,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影响着一个时代也为时代所影响。


 

相关专题文章

杭图官方微信 扫一扫关注
杭图新浪微博 扫一扫关注
杭图抖音号 扫一扫关注
咨询投诉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