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31 来源:杭州图书馆 作者:社会文化活动部 点击率:280
在吕克·贝松执导的电影《碧海蓝天》中,男主杰克爱大海胜过一切,毅然决然投入深海的怀抱。在非洲,有这样一个中国人,为东非大草原的动物而着迷,十几年执着于当地野生动物研究和保护工作。自嘲是个“被成功野化的人,再也无法回归现代生活”。他就是非洲的青山。27日上午,杭州图书馆有幸邀请到青山来做客,分享他与坦桑尼亚的不解之缘,和东非大草原“大猫”之间的精彩故事。
从驻坦外交官到坦桑尼亚国家公园驻华首席代表,他扎根坦桑尼亚十多年。十年间,他曾与人均GDP不到60美金的林迪省村民同吃住,在赛卢斯的鳄鱼湖畔扎帐篷,在塞伦盖蒂原野中的小石屋里夜听狮吼,在遥远蛮荒的鲁伍玛河中漂流,在西部边陲的原始森林中啃土豆。他用镜头记录震撼人心的角马大迁徙,给憨态可掬的犀牛取名字,跟踪记录草原之王——狮群的繁衍生息,与淳朴的原始部落民族哈德扎比人和马赛人交朋友。而这一切,都源于他从小对狮子的热爱....
陈见星给自己取的笔名叫“非洲的青山”,来自于海明威的同名作品。在非洲的日子,他大部分时间都被阅读覆盖,通过将野生动物与文学相结合进行解读,他越发觉得非洲被大家误解了:“很多人觉得非洲是狂野的,但我觉得非洲是婉约的,尤其在接触了更多的宋词之后,发觉两者有很相似的地方。”
这次,青山也带来了他的新书《狮野寻踪》。该书讲的是非洲的青山在坦桑尼亚13 年的生活工作,特别是非洲的青山在国家公园从事野生动物观测和拍摄的经历,以狮子、猎豹、大象等为故事主角,没有虚构的成分。以往的非洲主题的文艺作品,大都展现非洲的民俗风情(比如央视拍摄《走进非洲》),较少深入探寻野生动物世界。民俗风情当然是非洲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非洲的青山觉得非洲最大的魅力来自朝气蓬勃、多姿多彩的动物们。在陈见星的书里,能看到不少他和狮子、猎豹近距离的同框照片。“严格来说,放入这样的照片是不合适的,会误导读者,以为人与野生动物可以零距离接触。我们还是应该尊重自然界法则,与野生动物保持一定距离。”
陈见星最后提到,对于目前条件不允许,不能来非洲的人,他想说“关注就是力量”。从了解它们、关注它们开始,读他的书,看纪录片,了解真实的野生动物的生活,感受它们的美丽和脆弱,坚韧和顽强,并且从力所能及的事上去改善他们的环境;对于有能力来的人,也希望他们是怀着求知和尊重的心情,而不是走马观花,遵守国家公园的规定和司机导游的安排,不惊吓动物,珍惜和动物们相处的每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