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27 来源:杭州图书馆 作者:阅读推广部 点击率:543
10月17日下午,由杭州图书馆、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杭州出版社联合举办的“玩转童诗”于杭州图书馆落下帷幕。活动围绕着“王宜振童诗精选”、林焕彰“猫家族的诗”绘本系列以及《新西子童谣》三套书,邀请了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实验学校的李爱眉老师和杭州新华实验学校的陆智强老师进行诗歌教学的分享。
活动伊始,西子诗社的小社员们朗诵了著名诗人王宜振先生的《我和我的祖国》,展示了根据诗歌内容来创作的插画作品,小朋友们表演和画作尽显他们对童诗的喜爱。来自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实验学校的李爱眉老师给大家普及了诗歌的概念、分类,介绍了童诗的特点。同时李老师通过展示学生对于童诗的创意编写、评论和配画,和大家分享了如何创作诗歌以及诗歌和插画创作的关系。
杭州新华实验学校的陆智强老师,带领大家用朗诵的形式走进童诗。他认为童诗很美——美在音韵: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美在画面:展开想象,建构意境;美在语言:发现表达的秘密。最后陆老师还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讲解了朗读在不同学段的要求。
在访谈和互动交流环节,两位老师对当下儿童诗歌的教育问题进行了解读并给家长提出了建议。两位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也在提倡孩子们阅读童诗,因为他们认为阅读童诗有利于培养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李爱眉老师还指出,诗人王宜振和林焕彰的童诗能够帮助孩子们发现生活中更多的写作素材,眼睛所见都可入诗,也能成文,这对于以后写作有非常大的助力。李老师同时也倡导家长朋友注重孩子的阅读兴趣,避免功利心,忽视阅读童诗的重要性。
对于如何让孩子喜爱上诗歌阅读,陆老师认为首先家长要放下手机,营造一个亲子阅读氛围。其次,他建议在阅读过程中增加互动性,家长可以和孩子合作朗读。在对于童诗集的挑选上,陆老师建议选择经典的、文学价值较高又适合年龄段和理解能力的童诗或者童谣。李老师还补充,家长朋友可以多多使用诗歌音频,比如用音频代替起床的闹铃,用文学的方式唤起孩子的每一天。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大国”,诗的传统源远流长。在这一“传统”中,诗并不是简单地作为一种“文学”存在,而更多的是一种文明方式。童诗是打开语文学习的一把钥匙,是提升语文学习的阶梯,也是孩子们情绪的宣泄口。
“玩转童诗”活动希望借助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王宜振童诗精选”、林焕彰“猫家族的诗”绘本系列以及杭州出版社出版的《新西子童谣》,能够更好地推广童诗,让更多家长和小朋友了解并走近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