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密码 续 借
登 录
卡号/身份证号 密码/借书密码 验证码
乐生弓弦,美在技艺——胡琴大师许可谈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时间:2015-07-06 来源:杭州图书馆 作者:社会文化活动部 点击率:325

7月2日下午,国际胡琴家许可先生做客杭州图书馆报告厅展开了一场生动的大师课——《刘天华的贡献与遗愿》 ,并重新审视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许可先生在现场介绍道:刘天华对二胡的改革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对乐器本身并没有很大的改革,而是主要在乐器技法和音乐规范化上有所创新。二胡在历史的长河中沉睡了很长时间,从刘天华和那一辈的老艺术家开始,二胡借鉴了西方音乐中比较科学的元素,并且进入了学校教育,这种之前是不可想象的。二胡作为“国乐”被引入到北京大学的讲习所,从他开始至今也就100年,后辈们也在不断改革,很多人是在乐器的构造上改革,例如多加一根弦,把蛇皮换成木板等,而我个人强调在演奏技法上改革,应该把不科学的改成科学的。
    而后,许可先生还邀请到现场的观众上台来与之配合演示二胡演奏方法的习惯性问题,其幽默诙谐的脱口秀风格博得了大家阵阵笑声和掌声。
    现场演奏阶段,许可先生邀请到他的老友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副教授、著名扬琴演奏家王文礼先生和他同台,为在场的观众献上了两首经典曲目《水乡欢歌》、《草原新牧民》,高超的演奏技艺和美妙的乐音让观众席叹为观止,大家深深地陶醉其中。
    活动最后,许多读者和许可先生作了交流,大浙网的记者对许可先生作了现场提问,提问如下:
    大浙文娱:由于受新媒体网络等因素影响,流行音乐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甚大,您认为中国民族音乐如何才能在现代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
    许可:这个问题能回答,但我却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流行音乐没有任何不好,音乐类型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所以只要音乐本身够好,谁也无法代替谁。其实这是教育部的责任,不是个人就能够轻松做到的,如果是我自己的孩子,想听任何音乐都行,无需强迫。随着年龄增长,随着知识面的丰富,人的选择会发生改变,往往喜欢古典乐民族乐的大多都是有涵养的的高层次年龄段人群。
    大浙文娱:二十几年来,您一直致力于将二胡推向海外,将中国民乐推向世界,那么现在中国民族音乐在国外专业听众中的认知度如何?
    许可:说实话,就日本而言,经过我这么多年的努力,在古典音乐圈子里面真正听中国音乐的人寥寥无几。但是日本有一批中国音乐的粉丝,这群人跟古典音乐没什么关系,也没有任何音乐知识,但就是喜欢二胡,这是可悲的。而如今我也有一些学生对古典音乐一窍不通,对中国音乐也不认知,这是多么讽刺。
    大浙文娱:从您初次接触二胡到您现在成为中国民族音乐“传道士”,这个过程中,您是否有过对音乐的疑惑?
    许可:我选择二胡和文革的时代背景有关系,这背后有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乏疑惑。我们那个年代没有别的选择,对于我而言只能选择民乐,吹拉弹唱,随便你选一样,那个年代的的口号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整理发掘了一大批民乐曲目,民乐到了一种“全民参与、国家提倡”的程度,从中央到地方这样一致地推崇民乐,搞西乐的人也要为民乐服务,那个年代流行样板戏,我们都是使用民乐为样板戏服务。另外我从事的是古典音乐,而古典音乐确实很倚重唱片,近些年唱片业确实有衰减的趋势,但作为我这个年代的人,还是对唱片有感情的,我从来不在网上放我的音乐,日本人说能否在网上下载你的音乐,我不答应。我认为欣赏音乐必须要在听音乐的环境去听,我觉得人们随便带着耳机那不是听音乐,那不是欣赏音乐,那是听段子。
    中国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任重道远,正如许可先生所说:“希望今天这样的活动能够带给一部分观众,甚至是一两个人思想认识上的粗碰和改变,对他们的今后生活乃至人生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我想这就很有意义了!”

 

 

相关专题文章

杭图官方微信 扫一扫关注
杭图新浪微博 扫一扫关注
杭图抖音号 扫一扫关注
咨询投诉 扫一扫关注